昨天,贵阳市政府邀请召开座谈会,对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推进“净地”出让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关于进一步优化规划工作职能的意见(试行)》等有关文件的制定、涉及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通报,并与部分贵阳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新闻媒体,就社会普遍关心的房地产发展政府导向及规划审批、土地供应、市场管理等问题进行沟通交流,还回答了媒体提问。
强化政府统筹 推动转型升级
近年来,贵阳房地产业在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居民住房品质、增加投资、保障市民“住有所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总体发展正常。
当前,贵阳市紧扣全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战略,以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引领,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推动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加速发展并力求突破,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标准、可持续、立体式转型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新的形势下,房地产业也面临自身如何实现转型升级的问题。目前来看,通过强化政府统筹、改进开发模式、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从而与其他产业相互匹配共荣互生,实现产城互动,是推动房地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据了解,在住宅类房地产项目批建管理方面,贵阳市将对全市住宅类房地产项目(住宅面积比例大于50%)容积率实行分类指导;在土地储备和供给方面,规范全市土地市场,理顺土地管理体制,实现政府对一级土地市场的统筹调控,切实为产城互动提供土地支撑,为城市建设、园区开发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全市将对经营性用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收储、统一出让、统一交易平台、统一出让金收缴、统一监管的“六统一”原则进行有效管控。
在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管理方面,全市将严格实行房地产开发项目备案制。同时,还将建立市本级统一的商品房预售审批和房屋资金网络监管平台,建立监管资金和风险准备金保障机制。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贵阳市还将全面落实普通商品住房配建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按照“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异地滚动、区域平衡”的方式,加大对老城非集中成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力度,着力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城市形象。
理顺供应方式 实施“净地”出让
据了解,严格实施“净地”出让政策,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确保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合理把握土地储备及供应节奏,有效调控开发规模。实施“净地”出让产生的合理增值收益,贵阳市将用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同时将大力提高政府融资建设能力。
贵阳市将结合政府年度投资计划编制相对应的土地储备和供应计划,从土地供应、建设规模到开发质量进行有序指导。强调对经营性用地禁止采取以“现状”、“政府收取纯收益”、“生地净挂”等方式供应,全面推行“净地”出让。
据悉,贵阳市还将成立贵阳市土地矿产资源储备委员会,统筹全市土地矿产储备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同时,贵阳市将借鉴外地成功经验,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土地一级开发。
据介绍,贵阳市还将按规定进行新一轮的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更新工作,该项工作待报请上级部门验收批复后于2014年1月1日公布实施。
创新规划机制 强化高水平服务
据了解,贵阳市将在年内完成《贵阳市总体城市设计导则》,围绕“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这一目标,促进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人口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民生保障规划“六规合一”。
在优化规划审批流程方面,贵阳市将完善规划审批一站式服务。2013年12月起,所有规划审批和许可事项,均由规划窗口统一受理和办结,规划审批(许可)事项涉及多个内设部门及部分规划前置程序的,将采取内部会商会审和协办的形式协调解决。
与此同时,全市将实行规划并联审批制度,2013年12月,由市规划局牵头,市相关部门参加的规划并联审批平台将正式运行。在规划审批、审查中,涉及有关部门会签的,由规划并联审批平台统筹办理。同时,还将积极探索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批分离机制,试行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审查。
相关负责人表示,贵阳市还将大力推进规划信息化建设,采用先进的3S及虚拟仿真技术,尽快建成集“审批、辅助决策、监管、数据共享”为一体的数字规划信息平台。确保今年12月底建成图文一体化的“贵阳市规划管理审批系统”,全面实现网上报建、流转、审批。
2013年贵阳市中心城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情况
随着“三环十六射”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贵阳市老城、新城和各区组团形成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原2006年公布的两城区土地级别范围和基准地价已经不能适应现实发展需要。同时,两城区以外的其他区、开发区又相继在不同时间建立了本区域独立的基准地价体系,各自为政现象比较突出,不利于全市产业的统筹布局。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关于定期更新土地级别、基准地价的要求,贵阳市中心城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于2011年5月启动。该项工作依据《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和《城镇土地估价规程》进行,经过工作组织、技术准备、技术方案确定、资料收集、软件录入、整理、测算、图件编制、报告撰写等工作,已提交了全部成果。为保证项目成果质量,更加符合贵阳市实际,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贵阳市国土资源局于2012年-2013年上半年多次组织了针对项目成果的专家论证会、听证会、征求意见会、地价应用专题验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及时总结并进行七轮自查、修改,进一步完善成果资料。今年8月30日通过了由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高校教授等专家组成的验收小组评审验收。
此次更新成果始终贯彻应具备较强操作性和实用性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突出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工作范围扩大到整个中心城区,定级应用面积达550.88平方公里,充分考虑了城市规划对土地价值产生的影响。同时,进一步细分不同用途土地在基准地价基础上的地价适用标准,充分考虑对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政策引导,对贵阳市优先发展产业尤其实体经济、教育文化、养老等用地是实行差别化地价管理。
贵阳市已于2008年被列入了国家级地价监测城市,每季度都要对地价变动幅度实施监测和分析上报。本次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基本控制在地价动态监测范围内,且在这几年基准地价的应用中,已采用地价指数进行修正,将地价涨幅合理分摊到各年度,有效降低了实施新基准地价体系对土地市场产生的影响。
此次贵阳市中心城区基准地价更新成果报经市政府批准后,拟于2014年1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废止各区现行的基准地价体系。
阅读:
4479
次
2013/11/1 1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