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房地产动态 > 动态详情

北京:了解“以房养老”后 超四成受访者支持


兰燕飞/新京报/20130929


    提要:调查显示,45.4%的受访者会支持,42.6%的受访者则认为操作性不强,所以不支持,还有12.0%的受访者持观望态度。

    一个健全的社会,既需要有基本的公共养老体系兜底,也有必要开启产业化、商品化之路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元、更高阶的选择。

  9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引发了社会各方的广泛讨论。“以房养老”因此备受各方关注。

  那么,“以房养老”是否就是很多人理解的政府养老的一种新形式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说,“以房养老”可以定位为个人自愿的补充养老保障措施之一,是建立在自愿成交的市场行业基础之上的个体行为,政府的责任只是规范这种市场行为并监察其正常运转,以确保选择“以房养老”者不受欺诈。“以房养老”既不可能成为养老保障的主流方式,更不是应当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养老保险与养老服务的替代品,而只是让老年人多了一种养老方式选择,以便更加从容地安排晚年生活。某种意义上说,“以房养老”可以理解为一个新的金融保险产品,成败与否最终要由市场说了算。

  本期新京报“京报调查”(新京报《评论周刊》与优数咨询联合推出)的结果显示,65.6%的受访者认为,“以房养老”的主导者是政府和金融机构;30.4%的受访者认为是房主和金融机构,还有4.0%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以房养老”的主导者是谁。

  那么,自认为自己了解“以房养老”的人有多少呢?数据显示,17.3%的人认为自己很了解,68.7%的受访者表示“了解一些”,还有14.0%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

  如果真正了解到“以房养老”并非政府养老,只是个人自愿的补充养老保障的措施之一,还有多少人愿意支持“以房养老”呢?调查显示,45.4%的受访者会支持,42.6%的受访者则认为操作性不强,所以不支持,还有12.0%的受访者持观望态度。

  总而言之,房子和养老,都是中国人最为关注的头等大事。当两者结合在一起时,必须要有详细的规划和可操作的路径支持。一个健全的社会,既需要有基本的公共养老体系兜底,也有必要开启产业化、商品化之路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元、更高阶的选择。期望成熟的“以房养老”模式有一天能够梦想照进现实。

 

京报调查

 

1、“以房养老”你认为主导者是谁?(单选)

a.政府和金融机构65.6%

b.房主和金融机构30.4%

c.不知道4.0%

 

2、你认为自己了解“以房养老”吗?(单选)

a.很了解17.3%

b.了解一些68.7%

c.不了解14.0%

 

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说,“以房养老”既不可能成为养老保障的主流方式,更不是应当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养老保险与养老服务的替代品,而只是让老年人多了一种养老方式选择,以便更加从容地安排晚年生活。如果了解这些,你是否会支持“以房养老”?(单选)

a.支持,老年人可以多一种养老选择45.4%

b.不支持,操作性不强42.6%

c.不好说12.0%

(文中数据由优数咨询提供)

 

性别

男63.8%

女36.2%

 

年龄段

90后8.2%

80后50.8%

70后25.4%

60后11.8%

50后3.1%

其他0.6%

 

学历

高中及以下7.0%

大专/高职22.8%

大学本科63.7%

硕士及以上6.6%

 

月收入

2000元及以下6.6%

2001-3500元18.1%

3501-5000元23.9%

5001-8000元23.9%

8001-10000元16.8%

10000元以上10.7%


阅读: 4614 次     2013/9/29 14:53:00



近期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