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房地产动态 > 动态详情

深圳:范围有望扩大至全市 拟开征物业税!





王莹 石秋菊/南方网/20090630


  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深圳改革整体框架———《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批一个月后,昨日,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主持召开了深圳市委常委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综改方案的三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深圳为改革制定的三年实施路线图正式出炉。而今年深圳改革的重头戏包括向中央申报将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即将原属关外的宝安区、龙岗区和光明新区纳入特区之内。如果获得批准,深圳特区的总面积将由现在的395平方公里扩容为1948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香港。

  三年实施路线图出炉

  昨日通过的《实施方案》,提出深圳将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建立资源与环境友好体制机制等六大方面取得新突破新进展。使深圳的改革实现今年起好步,每年有进展,三年大突破的工作目标。

  作为总改方案的细化版本,《实施方案》确定的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任务上,与此前获批的综改方案一脉相承,明确了从今年起到2011年三年中,深圳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包括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建成公共服务型政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强深港紧密合作,提高区域合作水平;建立资源友好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国家生态示范文明城市。

  但在改革推进的具体内容上,《实施方案》比综改方案给出了更加明确的改革任务表达。

  特区扩容今年启动

  深圳已经成立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方案》落实,同时并要求各区政府、各部门根据《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且细化了改革的任务分解表。此外,作为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深圳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落实还将提请国家发改委牵头,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进行评估和督促检查。

  根据改革《实施方案》,深圳的综合配套改革将按照“总体方案———三年实施方案———年度改革计划”三层面叠加推动、滚动操作的方式推动综合配套改革。

  记者了解到,此前备受关注的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的内容,已经明确列入今年深圳重点改革项目,将拟定专项方案,正式向国家提出申报,将特区范围扩大至全市,即将原属关外的宝安区、龙岗区和光明新区纳入特区之内。如果获得批准,深圳特区的总面积将由现在的395平方公里扩容为1948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香港。

  据了解,深圳现在已启动将经济特区范围延伸到全市的专项调研方案。如获批准,撤销“二线关”的问题将提上议程,深圳“一市两法”的制度将成历史。

  而此前,深圳有关特区扩大的讨论已经持续多年,但均未有明确结果,此次《实施方案》明确了特区扩大的时间表,意味着这一对深圳影响深远的改革已经步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探索开征物业税

  根据此前下发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则是明确提出深圳将探索开征物业税。根据征求意见稿的相关内容,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提出深圳将简化房地产水质,探索开征物业税,同时合并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项目。根据这一改革内容,深圳将启动指定物业税税基评估技术标准、建立物业税税基评估系统。

  此外,《实施方案》在教育领域改革方面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改革目标,包括深化深圳大学体制改革,在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大学法定化、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全员自主聘任、自主招生、完全学分制等高等教育制度方面,提出了将涉及的改革内容。

  综改2009年九大重点

  1 全面启动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大部门制改革;

  2 加快设立坪山新区,深化功能区管理区改革,在光明新区和坪山新区开展探索整合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站等行政资源,创新基层管理体制的试点;

  3 拟定专项方案,向国家申报争取将特区范围延伸至深圳全市;

  4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出台产业用地多元化弹性出让方式相关政策措施;

  5 平稳推出创业板,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6 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深圳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7 实施建立深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

  8 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加快深港紧密合作;

  9 加快深莞惠一体化进程。

  ■方案解读

  行政管理改革

  亮点:试点街道办、社区工作站整合

  《实施方案》要求力争三年内在行政机构改革、基层管理体制创新、法制政府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其中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容包括完善大部门管理体制、适当调整行政区划、探索整合街道办及社区工作站的行政管理资源等。

  而加快法制政府建设方面,要求改变目前由职能管理部门主导立法起草的现状,实施公开征求立法建议制度,规章草案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制度。

  《实施方案》也对公务员管理及聘用制度作出改革,探索部分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实施新型晋升和薪酬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公务员管理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亮点:探索开征物业税

  经济体制领域的改革集中于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基础性经济制度,其中探索开征物业税等重点被纳入其中。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实施方案》提出简化房地产税制,探索开征物业税,合并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制定物业税税基评估技术标准,建立物业税税基评估系统。

  土地利用模式方面,通过实行产业用地出让年期弹性化,探索产业用地租售并举的多元化出让方式,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研究制定有关政策,继续推进产业用地出让弹性年期试点,逐步扩大产业用地出让弹性年期的范围和比例。

  社会领域改革

  亮点:启动医改方案

  社会领域的改革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其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建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要求借鉴国内外经验,构建全面覆盖、便捷高效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此外,坚持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适度放开医疗市场,也成为社会领域改革的重点内容。

  而教育方面,《实施方案》要求深化深圳大学体制改革,积极争取南方科技大学的批准建设,积极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全员自主聘任等方面。

  区域合作改革

  亮点:吸引香港金融总部迁入深圳

  深港合作、深莞惠一体化是区域合作改革的重点。深港合作方面,要求加强深港资本合作,加快两地金融业融合,其中,支持深港两地金融机构在对方辖区开设分支机构,及参与金融机构收购、兼并、重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吸引部分在港金融机构总部、地区总部或后台业务迁往深圳;推动“深圳通”与“八达通”的互通。

  此外,深港创新圈建设、吸引香港知名会展机构来深设立分支机构、允许港澳服务提供者在深设置门诊部和诊所、以及共同打造最受欢迎的粤港澳世界级旅游圈等。


阅读: 5295 次     2009/6/30 9:23:00



近期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