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房地产动态 > 动态详情

安徽:新建小区须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江淮晨报/20120712


 

    未来新建的小区中,社区养老服务站必须是“标配”。7月11日,省民政厅下发了《安徽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到2015年,全省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张以上,其中城市养老机构中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数所占比重达到50%以上。

    养老服务站成小区“标配”

    未来城区新建的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将作为基本的设施之一,在小区建设之初,便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竣工以及同步交付使用。

    规划还明确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规模:使用面积不得少于300平方米。

    按照规划,到2015年,70%以上的社区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站,80%以上的街道建立社区服务中心,80%的城区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平台。

    在农村,80%的建制村建立社区综合服务设施,80%的乡镇建立有养老服务功能设施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农村五保对象、孤老优抚对象集中供养能力力争达到70%,全省40%的敬老院改造成农村养老服务中心。

    到2015年,新建、改扩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2400个左右;在1100个乡镇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9400个村级社区服务设施中,增加养老服务功能;在105个县(市、区)各建立1处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建立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

    记者此前曾探访合肥市场上的养老机构,发现很多人不愿意选择民办养老院,除了硬件设施不能满足要求外,护理员也是市民考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此前,合肥市老龄办曾对养老机构进行调查,发现很多养老机构聘用的护理员学历较低,只能对老人进行一些简单的护理,专业方面的护理则无从谈起。

    对于这一问题,规划中也有了解决方案:在省级和市级养老机构中,建设若干具有实训功能的中级、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通过专门的培训基地,培养养老护理员,满足市场的需求。

    推广意外伤害责任保险

    送老人进入养老院,儿女总是担心会不会出现意外。对于身体条件不太好的老人,养老机构也有着自己的担忧,毕竟承担的风险比较高。

    未来,这个问题将有望得到解决。我省准备建立养老机构意外伤害责任保险制度,从某种程度上帮养老机构分担了风险。

    此外,未来的养老机构可能会设立医疗机构,老人一旦发生意外,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治疗。对于质量参差不齐的养老机构,我省准备引入专门的服务质量评估体系,让市民对养老院的状况一清二楚。


阅读: 5469 次     2012/7/13 9:42:00



近期热门新闻